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探索生命奥秘,提升科学素养 :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室里的奇妙暑期研学之旅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06-30

大合影

当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宛如一排排“迷你砖块”在视野中逐渐清晰,当模拟心脏的按压板传来有规律的回弹触感,当寄生虫标本引得孩子们惊呼“再也不敢吃生食了”——在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三届暑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现场,一个个鲜活科学世界的瞬间,正在500余名中小学生的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这场以“探索生命奥秘,提升科学素养”为主题的科普盛宴,以最为生动的方式揭开了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

斑马鱼观察

微观世界里的 “惊叹号”

“老师,我看到草履虫在水里面游啦!”细胞与分子实验室里,小学生们在显微镜前兴奋地大喊着。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正亲手制作临时装片。他们用滴管轻轻吸取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的动作宛如在精心完成一件艺术品。当单细胞生物的纤毛在视野中划出灵动的轨迹,当自己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课本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突然有了温度。

形态学实验室观察

在形态学实验室HE 染色展示区前,学生们围在显微镜旁啧啧称奇,“原来心肌细胞是这样的‘螺旋排列军团’啊!”一位女生指着染色后的心脏组织切片惊叹道。老师科普讲解道:“这些红蓝相间的条纹,就是让心脏永不停歇跳动的秘密所在。”在斑马鱼实验室内,当孩子们询问起斑马鱼的心脏和人类的心脏有什么不同时,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生命奥秘的好奇与渴望。志愿者耐心地解释道:“斑马鱼的心脏虽小,却和人类心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更为难得的是它的心脏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这为科学家们研究人类心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仿佛每一次心跳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他们仔细的观察着显微镜下的斑马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份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在这一刻被悄然点燃。

人体模型拼装

动手实践中的 “成长礼”

解剖实验中心的急救体验区永远排着长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频率要像跟着摇滚音乐的节奏 ——100 次每分钟!”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用流行歌曲打比方,瞬间化解了孩子们的紧张。4人一组的人体模型拼装游戏中,孩子们围站在人体模型旁,像小小的科学家一样,专注而认真地拼接着每一个部件。他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热烈讨论,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通过亲手拼装人体模型,孩子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人体的构造,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复杂与奇妙。这份独特的体验,无疑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机能实验中心的肺通气量测试成了最热闹的 “挑战赛”。“深吸气 —— 憋住 —— 呼气!” 当显示屏跳出 “2300 毫升” 的数字,男生们立刻偷偷比起了高下,老师趁机讲解:“肺活量就像肺部的气球容量,多跑步就能让这个气球变大哦!”。而在病原实验中心进行皮肤微生物检测操作时“细菌靠什么生长呢?”“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来的吗?”一连串的问题如气泡般不断涌现。

急救技能体验

生命教育里的 “启蒙课”

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里,气氛突然变得庄重,讲解员带领大家向遗体捐献者默哀时,连最调皮的男生都挺直了腰板。这些“大体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教会我们生命的奥秘。当听到医学先辈在简陋条件下制作标本的故事,孩子们轻轻抚摸着玻璃展柜,眼神里多了份敬畏。

机能实验室体验

寄生虫标本室的参观则上演着大型劝学现场。“这个肝吸虫就藏在生鱼片类的生食里!”老师指着标本说道,话音刚落,一片 “哇” 声中夹杂着 “我再也不吃生食了” 的童声。而当了解到细菌在酸奶发酵、药物研发中的 “正能量”,孩子们又恍然大悟:“原来微生物不全是坏蛋!”

寄生虫知识学习

两天四场的活动里,550余位家长始终伴随着孩子的身边一起参观,“活动很有意义,孩子说下次还想带更多的朋友一起去参观学习。” 一位家长对志愿者们说道。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观摩,到学习急救技能;从标本馆中对生命的敬畏,到实验室里秉持的科学精神。这场研学之旅以最为生动的形式向孩子们传递:科学并非冷冰冰的公式,而是跳动的心脏、呼吸的节律、生长的活力。

打卡拍照

正如基础医学院老师所说:“当孩子们开始追问为什么?当他们团队组装好人体模型的时候,科学的种子就已经发芽。” 而这正是暑期实验室开放日最珍贵的收获。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1299号(前湖) 八一大道461号(东湖)
电话:0791-86361693 传真:0791-86361693
E-mail:sbms@ncu.edu.cn luhaishan@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