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学习资料
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6

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左中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 这“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然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以优秀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重要的是保持真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化工作者要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自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无论是文艺创作、文化产品生产,还是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建设,都应当把人民需要作为着力点,把人民欢迎、人民满意作为目标追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基层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需要和欢迎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书写美好中国故事,用银幕礼赞伟大时代。《十八洞村》、《李保国》、《我和我的家乡》、《千顷澄碧的时代》等电影扎根乡土,回望脱贫攻坚战的感人事迹和先锋人物,实现了主流价值与电影艺术的完美融合。图为相关电影海报。 中国文联供图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推动文化建设,一定要聚焦人民群众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新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融入文化建设之中。

  坚持自信自立,牢牢把握文化发展正确方向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文化自强,必须自信自立,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这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一个基本点,是历经艰辛获得的宝贵经验。面对风云激荡的文化碰撞和汹涌澎湃的暗礁激流,必须保持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创新理论传播方式方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建强理论研究宣传阵地,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切实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宣传、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党领导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发扬斗争精神,在事关文化发展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批驳错误思潮和主张。持续抓好基层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弘扬主流价值、传播先进文化的坚固堡垒。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化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显著标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深入研究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特质、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气。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不断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积极促进科学技术与文化建设的互动融合,用先进技术手段赋能文化建设,拓展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空间。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探寻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这些战略任务,需要清醒判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瓶颈,随时破解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提升凝聚力、引领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凝魂聚力。紧紧围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人心,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围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知行合一、提升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上下功夫,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紧紧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紧紧围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传播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图为2022年7月18日,作为首届西藏文化艺术节参评剧目,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原创舞剧《信——党的光辉照边疆》在拉萨上演。 新华社记者 姜帆/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曾经指出了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许多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有了根本改观,但一些长期制约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的难题仍需要破解,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须研究应对。比如,文艺创作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问题;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问题;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问题;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价值观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中的网络治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坚持系统观念,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和强大合力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深刻精辟的论述。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坚持系统观念,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充分认识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形成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以更加主动的精神、更为有力的举措全面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时代,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文化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文化建设要树立大文化思维,推动文化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推进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把文化价值引领充分体现到经济活动中,为经济、产业和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内涵,推动经济进入更高发展阶段。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教育、体育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

  加强文化建设,要靠队伍、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要完善政策、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文化工作者和从业人员队伍构成多元,思想活跃多变,利益诉求多样,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域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团结凝聚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从业人员听党话、跟党走,专心致志致力于文化的创新创造。加大优秀文化工作者宣传推介力度,表彰激励优秀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研究建立文化人才梯队建设战略规划,完善文化人才的发现、使用、评价、流动、激励和储备机制,加大领军型人才、青年人才、传统文化乡土人才培养力度。综合运用法治、道德、科技、行政等多种手段,完善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加强文化队伍规范管理。大力推进文化领域行业建设,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培育公益性文化类社会组织,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坚持胸怀天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要“坚持胸怀天下”,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又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些重要论述对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更为宽广的舞台。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图为2022年4月19日,在莫高窟第231窟,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壁画修复工作者在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 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既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开阔胸襟,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发展。文化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增强与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

  我们要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科学把握国际传播规律,提高传播艺术,多用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实效性。深入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好的国际文化环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邮编:330006
电话:0791-86360556 传真:0791-86360556
E-mail:sbms@ncu.edu.cn luhaishan@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