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第五十五期“强基引航”大讲堂——细胞自噬与生物大分子相变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03-21


为拓宽学生科研视野,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研究与发现问题能力,基础医学院于3月18日在前湖南院一教104举办第五十五期“强基引航”大讲堂。本次讲座由南昌大学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峥老师主讲,讲座的主题为“细胞自噬与生物大分子相变”。

王峥老师由“细胞自噬”的概念导入,向同学们介绍了人们对细胞自噬的认识与发展历程,提出自噬的作用已不仅仅是降解细胞中的“垃圾”和有害物质,还在细胞信号转导、代谢、发育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峥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噬领域的奠基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大隅良典教授的研究成果,讲述了酵母自噬模型对自噬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贡献,以及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宏研究员建立的全世界首个多细胞生物自噬基因的遗传筛选模型—线虫模型的发展历程,使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细胞自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王峥老师讲述了“生物大分子相变”的相关内容,介绍了“相分离”和“相转化”这一组名词,讲解了生物大分子相变的探索历程。从2009年发表的Science文章发现线虫P颗粒以液态凝聚体方式存在,提出生物大分子存在液-液相分离的概念,到2012年发表的Nature文章引入高分子化学理论,提出分子间及分子内的多价相互作用驱动生物大分子相变的发生,生物大分子相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物大分子相变的生理功能、病理作用、功能机理以及其产生的理化效应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王峥老师在讲座最后分享了目前他所在的团队关于自噬-溶酶体通路的主要转录因子——TFEB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这一转录因子通过形成相分离凝聚体调控自噬活性的分子机制。

本期“强基引航”大讲堂,拓宽了同学们对“细胞自噬”以及“生物大分子相变”等的认识和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基础医学院将持续开展高质量科研宣讲,激发同学们学习科研兴趣,为将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1299号(前湖) 八一大道461号(东湖)
电话:0791-86360556 传真:0791-86360556
E-mail:sbms@ncu.edu.cn luhaishan@ncu.edu.cn